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醇厚華麗的爵士女伶 - 松原みき Miki Matsubara - Manhattan



以前因為鋼彈主題曲The Winner而認識這位英年早逝的女歌手,更被她唱同首主題曲英文版的超道地發音很印象深刻。

關於她的作品網路上的資源很少,而且除了The Winner跟Stay with me其他首我也很少聽。

今天邊開車邊放著她的專輯時,突然聽到這首驚為天人的超好聽歌曲!!!

一開始就被她那開高走往低點的磁性低音勾引到,等到副歌時轉換成醇厚的爵士唱腔,更能顯得松原多變成熟的技巧與運用。

有這麼這麼多好聽歌曲,由不世出卻身懷絕技的歌手所演繹,卻默默地藏在時間的洪流中,音樂田野的低垂麥穗中,等待那裊裊微弱的共振牽引著知音來低巡,好可惜,好無奈,卻又好慶幸呀。

附上這首歌竟然有珍藏映像的現場演唱版本。雖不如錄音室版本的盡善盡美
倒也能看出松原的歌唱實力,以及她本人超pretty的美貌,而且一直覺得她很眼熟,不知道是像哪個藝人呢~

 

2018年5月13日 星期日

Final Fantasy 強烈平反,不容忽視的好作品!!!

Final Fantasy 真的是款不容忽視的好作品,強烈平反網路上無理的各種攻擊,希望FFXV別再受各種無限上綱的抨擊而讓人錯過這部優秀的好遊戲

這首Stand By Me是Florence and the Machine應邀為Final Fantasy XV翻唱的傳奇Jazz歌曲,橫跨了這款冒險史詩的序章與結尾,扣人心弦,彷彿揭開黎明前的點點星光,在深邃的眼底,照耀著那預示明日仍會到來的希望微光。

我真的很喜歡最終幻想15這款遊戲。雖然他劇情疲弱的銜接力道,各章節劇情鋪陳份量的巨大落差,讓許多人怨聲載道。但也許是現在網路力量的可怕,大家喜歡如過街老鼠的追打被抨擊的作品,這款遊戲的眾多優秀元素被淹沒在撲天漫地的負評之中。

也許這就是全球化的網路特性吧。只要有一群人不喜歡的東西,一但有人表示他覺得喜歡,可以接受,就會被這群人以各種理性不理性的理由想強硬扭轉,強壓它們討厭的各種理由和情緒在不同意見的人身上,讓他也變成"不喜歡"的一份子。

最終幻想15所描述的,簡單的父親,身兼一個國家,乃至一個世界的重責,卻仍只想讓自己的小孩在最後之日前,可以有簡單開心的日子。一群每天嘻笑打鬧的朋友,即使在危機發生,事情驟變時,仍逞強的告訴彼此,事情會變好的,只因在絕望中,仍有笑容仍讓困境中的人們仍相信還有未來。而身為被選中的人,其付出的代價,與覺悟,失去的人,有時候不只是單單失去一個人,而是他與他之間,他與他們之間的聯繫與羈絆,這些即使沒有在故事中有鉅細靡遺的,明顯的強調出來,卻在製作小組那可怕的各個過場情節,對話,戰鬥的偽隨機語音中不停的洩漏玄機。

而這遊戲的戰鬥的華麗與運鏡,以及五光十色各種系統交錯的複雜招式演出,也幾乎沒讓人抨擊過,除了在主角群成長候,大部的敵人都太貧弱,打起來不過癮外,這遊戲的戰鬥真的非常有趣。

而在規劃初期就已經有構想的線上模式DLC "戰友" 其出乎意料,比本篇更耐玩的武器養成系統與魔法要素,更是可謂一絕。

最後不可不提這遊戲的隱藏跳跳迷宮,其所隱喻的隱藏的遊戲世界史與六神關聯,足足代表這遊戲的野心與實踐。

的確這遊戲問世時仍有不足,有許多進步的空間,但眾多玩家以及旁觀跟風的人只看到不足,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由製作小組犧牲割捨候所淬鍊出的優秀部分,這真的很不公平,也很可惜阿。

真心希望沒由來一昧無謂攻擊這款優秀作品的聲浪可以減緩,讓喜歡的人,未來可能會喜愛且愛上這遊戲的人可以心無旁鶩的好好享受這款作品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倖田來未 X Tommy Henriksen

自第一次聽到倖田來未的歌
到現在已經度過一個十年

依稀還記得當初聽到她 "BUT" 這首重節拍加上魅惑又懸疑曲風的大熱單曲的感動
繁複的編曲卻不覺嘈雜,真假音轉換與主vocal跟背景合聲交錯的排列組合
讓人能一聽再聽,不知不覺就聽完整首歌,卻感受不到明顯的主副歌差別,就是覺得情緒跟著一起起伏一起鋪陳一起邁向高潮(?)

一直不解倖田早中期的歌曲跟後期欲振乏力的曲子差別在哪裡
難道是單純的喜新厭舊嗎? 但把舊歌跟現在的歌放在一起,很明顯的就能聽出質感的差異

今天實在按捺不住,來查了一下 BUT這首歌的作曲者是誰
一查不得了,這首歌作曲編曲皆僅出自同一個人之手:Tommy Henriksen

這個人是西洋的搖滾歌手,本身也出了很多作品,聽了發現一下這個人也很會唱歌聲也很有爆發力!(MV也很藝術很視覺)
沒想到他能做出BUT這麼厲害又獨特的曲子,又能一個人編曲出這麼特別的作品
(但現在我還是幾乎沒聽過像BUT這樣的日本歌曲)

再查了一下這個人有做過倖田那些作品呢
目前有查到
FREAKY、Work It Out!這兩首作品,同時也是我強烈大愛的搖滾勁歌!
CRANK THA BASS這首因為Bon Voyage這張專輯我真的無感,所以也沒甚麼感覺。
雖然聽起來也是實驗性很強的專輯曲

聽到現在
真心的期望倖田能再跟Tommy Henriksen 這樣的音樂人合作
我一心覺得如果當初倖田推出的作品都像BUT這樣有質感,製作精良,嗓音應用也一樣用心繁複的話
她覺得能引領日本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至少在音樂人這塊道路上,我會真心認同她一直往高處邁進,達到更深遠的境界,讓聽眾的耳朵一直有耳目一新的享受。

不過可惜,商業化的流行樂總是要向市場低頭,以及接連遇到多次意外狀況打擊(比如倖感王國失言事件)的倖田,
總歸無法處處做自己,大展手腳的走自己的路(至少我聽起來是這麼覺得,如果後期的免洗舞曲真的是她的初衷的話,我也認了(拭淚))

不過吐槽一句,當初BUT的也賣得很好啊? 商業跟品質兼具的難得好作品耶?

而且另外我還發現一點,就是倖田後期的歌感覺唱的部分越來越少,越來越簡單,早期很多很棒的歌曲都滿拗口饒舌的
瞧瞧那精美的JUICY、Cherry Girl,Get Up and Move!

都是彈舌到很忙沒時間吞口水

最後希冀
倖田來未真的能再奉上一張凱旋回歸的全新製作精良的超厲害專輯
嚇得我不要不要的,聽的我不要不要的,愛的我不要不要的

至少也再來一次第一張翻唱專輯那樣有品質的概念專輯也好啊...

倖田來未 概念性完整臻至巔峰的極品專輯 - JAPONESQUE 絢爛大和


JAPONESQUE真的是倖田來未生涯最後一張極品的專輯
就像她當初自己說的 "最近KPOP充斥日本市場,她想讓大家知道,日本也可以有具日本味又能引領潮流的流行樂"

這張專輯製作精良,曲曲上乘
收錄的單曲不僅都是大型hit單曲也都有亮眼的成績
加上每首歌都有精心製作的MV
倖田本人的唱腔也豐富多變
整張專輯聽來非常豪華過癮
每首曲子單抽出來也很精彩

結果之後的專輯一張還比一張不耐聽
曲子越來越免洗
倖田嗓子越來乾癟
到底...難怪JAPONESQUE也是我最後一張買的專輯 (哭)

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不朽的日本電音舞曲天團 - globe



對Globe的印象,來自高中逛唱片行時,偶然聽到Globe的seize the light (應該是這首,不然可能就departure或face或faces places 哈哈)
一次就中

就讓我花錢買下了當時的Globe精選,十年全紀錄。

但初聽專輯時,讓我是有點失望的,因為我當時還不習慣trance歌曲節奏片段比較多
遲遲不進入vocal一直在打beat會讓我很焦急XD

而且比起當時印象很深刻的Departure、Freedom、Feel like dance、Faces 和 Faces Places
其他首歌旋律線沒那麼抓耳,走節奏的表現又比較多,就讓我聽不太下去,進不到腦中。
但Seize the light 一開場就飄出Keiko 絲斯縷縷,飄渺又溫柔的嗓音,完全打中我的喜好。

但當年愚蠢的我,偶然看到別人評價說,日本當時喜歡的都是像Keiko或濱崎步那樣的雞嗓
而且當時我對於Keiko尖叫的嗓音以及有點台味的英文唸法感到一點點突兀

所以就慢慢淡忘這個團體

但直到最近,偶然又在youtube點開他們的Departure MV
(事後才知道,原來是去年才補拍的,然後畫質這麼的好)


便深深著迷,一直反覆播放
跟網路上的評價不同,我滿喜歡這MV的

一來是MV映照著雪地所呈現的淡紫水晶的畫面氛圍,在我感官中很切合這首歌給我的"味道"

而且這首歌配合著畫面聽起來,歌聲更透明,MV最後那一管槍響與吶喊,初聽雖突兀,
但會讓我不禁開始猜想,這後面有甚麼故事

(題外話: 最近看到某知名女歌手新歌MV,與Departure MV的既視感超級重)

-----

後來又開始聽以前買的十年全紀錄
發現了更多好歌
Many Classic Moments、Anytime smoking cigarette、Precious Memories等

然後看到有人說Keiko現場表演台風很穩,就找了live來看
不得不說,從早期,Globe的現場張力就很強,讓人看了很入迷
一頭長髮的Keiko,在try this shoot中,以行軍的氣勢在原地不斷踏步配上那直長髮及不斷揮舞的肢體動作,加上強勁的節拍電流,讓原本沒聽過這首歌的我,都能感到那重低音的敲打與現場的節拍放肆迸發

我想我喜歡Globe的歌曲應該就會是那幾首歌不斷重複

但真的太好聽了,每次歌曲一播放,我就深深陷進去,完全忘了現實生活的煩惱與咀雜

之後也可能會慢慢的挖掘出其他們很棒的曲子
追尋喜愛的歌手就是這樣,越想了解越想得到耳朵音場的滿足,就越可能挖到曾失之交臂的好曲子~ 不是嘛 (笑)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Keiko Matsui 松居慶子 - Umi E




在亂序播放著松居慶子的作品中,突然聽到這首 "Umi E"

 一整個令人揪心,緊扣心弦的精靈水滴跳躍的旋律
磅礡的低音鼓聲,宛如暮色低沉時的暖陽,
又一絲縷如白晝顯露時的一抹憂傷 

層層疊進,情緒堆疊,一再重複的簡單旋律,
卻愈加明顯感受到那一點一滴泌出來的心酸

 挑著,撥著

 然後那種無法自拔的鄉愁感就被這樣勾出來 

痛快的,酸楚的,讓你懸眉的情緒湧上心頭,沁入腦海

 非常優美,引人入聲的美麗曲子。

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Sarah Brightman - How Can Heaven Love Me? (Feat. Chris Thompson)

決定趁著一點flash back時來緬懷一下這首
讓我初次遇見Sarah Brightman時,大為震驚的一首歌。




這首How Can Heaven Love Me? 對我來說,
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後段中突然拔高的那段高音。

對當時剛接觸音樂的我來說,那音高是未曾聽過有哪位歌手發出來的。
當時我還只聽過一些從小聽到大的中文流行歌,當時也還沒接觸到Mariah Carey。
而且這樣的高音,當時可能覺得只有在歌劇那種非常需要鋪陳跟莊嚴的大廠片的歌才會出現。

所以在這樣一首流行搖滾歌中,突然拔出這樣的高音著實讓當時的我又驚又喜,
覺得這根本不是人能發出來的高音,是"海豚音"
(後來覺得應該用很高的假音旯形容比較合適)

我記得當時我還很積極的去尋找這首曲子的LIVE版,想比較Sarah到底唱不唱得出來。
不過Sarah 在另一首古典曲目"妳將歸來"以及其他眾多曲目,以及Phantom of the Opera中都能現場唱出眾多華麗高超的高音並一併進行轉音。

我相信她絕對有實力可以現場做出如此精湛演出。


有點懷念當時大學時在剛接觸音樂後,常常陷入不可自拔狂蒐集
喜歡的歌手全部作品的自己,那樣全身心的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中,
想藉由連結來強化放大自己的joy,非常得令人陶醉在自己的世界。

醇厚華麗的爵士女伶 - 松原みき Miki Matsubara - Manhattan

以前因為鋼彈主題曲The Winner而認識這位英年早逝的女歌手,更被她唱同首主題曲英文版的超道地發音很印象深刻。 關於她的作品網路上的資源很少,而且除了The Winner跟Stay with me其他首我也很少聽。 今天邊開車邊放著她的專輯時,突然聽到這首驚為天人...